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抗清 > 正文卷 第64章 鼠类朱三
最新网址:www.xbiqugu.net
    王五不可能告诉任何人,这个开私塾的王先生就是失踪二十年的崇祯帝之子定王朱慈炯。

    此人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朱三太子”。

    货真价实的朱三太子,如假包换。

    不过清廷为了政治目的绝不能承认朱三太子为真,故而在相关审讯材料中将“朱三”改为“朱四”。

    “朱四”朱慈焕为田贵妃所生,崇祯十三年五岁时就已经去世。

    如此一来,真“朱三太子”定王朱慈烔就变成假冒的弟弟朱慈焕,肯定要被当作冒牌货处死。

    否则,难道真要把朱三太子供起来给明朝遗老遗少一个念想不成?

    朱慈烔被抓后的第一次“笔录”也被改动,称:“原姓朱,是明朝后裔,排行第四,叫慈焕,我二哥哥早死了,我与三哥哥同岁,自十岁,上就离开了。”

    除了身份造假,几次笔录及相关审讯材料都被编进了清实录。

    大概内容是朱慈烔自述李自成大顺军进京后并没有杀害他兄弟三人,反而善待。

    封他大哥也就是太子朱慈烺为宋王,他和弟弟永王朱慈炤都被封了国公。

    甲申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军东征吴三桂,朱慈烺兄弟随行。

    山海关之战前夕李自成派张若麒与吴三桂谈判,迫于吴三桂之要求交出朱慈烺兄弟三人,并约定向被称为“大明朝义兴皇帝”的朱慈烺交割北京及合力抗清的誓书。

    朱慈烺的手敕也在五月初一日传至北京,使用“义兴”年号,称自己将在五月初三日入京。

    司礼太监王德化等已准备好法驾卤簿迎接朱慈烺。

    吴三桂也请求摄政王多尔衮立朱慈烺为帝,可是多尔衮不许,吴三桂便在行至永平时丢下朱慈炯,专护朱慈烺。

    朱慈烔笔录中说他大哥朱慈烺被吴三桂在晚上送至高起潜处,后面的事他就不知道了,也就是不知道太子哥哥是死是活。

    而他与弟弟永王被吴三桂丢下后就化作平民南逃。

    路上与永王走散,后一路流落到安徽凤阳偶遇一名姓王的明朝给事中,说明了自己真实身份后,这位老给事中收养了他,并为他改名王士元,随其子弟读书。

    朱慈烔十九岁时,王家突遭变故,不得不再度流落江湖。

    几年后,一路流落到浙江余姚一带,并在此落户娶当地胡姓女子为妻,为生计便在家开设私塾教书。

    大概又是三十多年后,七十多岁的朱慈烔一日实在憋不住,便向密友透露他那非同寻常的身份。

    结果这个密友嘴不牢将此事又告知了另外一人,而那人恰恰是個反清复明的志士,因此欲拥戴“朱三太子”反清复明。

    并且立即发动起义。

    然而起义军要推举的领袖“朱三太子”却在起义开始后没了踪迹,弃家逃了!

    朱慈烔是躲起来了,可他的妻妾、女儿、儿媳等人却因官府通缉而上吊。

    三个儿子也被捕。

    朱慈烔本人是在山东被清廷捕获,被捕后供述:“我虽崇祯之子,但从没有非分之想,遇见那些要妄为的人我劝不住他们,只能躲避苟延残喘。”

    案件被上报到燕京后,康熙非常重视,将朱慈烔本人以及子孙七人全部押到京师,组织九卿会审。

    九卿会审是有清一代审讯犯人的最高规格。

    鳌拜倒台都不曾有这待遇。

    此外还有一帮明朝老太监也参加了这次会审。

    已经75岁高龄的朱慈烔在审讯时对主审官员说:“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意思他要造反早就造了,机会也多的是,何至于在大清太平盛世年间造反,且他从来没有干过任何造反的事,一直以来都是以大清顺民、良民自居,从未半点非份之想。

    以此向清廷求饶。

    九卿会审结果认定朱慈烔未参与任何谋反之事,且年事已高可以释放。

    康熙审阅全部案卷后,明知此人确系崇祯之子,但杀之无名,于是硬说他是假朱三太子,重演摄政王多尔滚在顺治初年杀明太子的故伎。

    朱批:“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

    就是不管你反不反,有没有反,想不想反,都得死。

    后颁上谕:“朱三即王士元,着凌迟处死。伊子朱尧、朱圭、朱壬、朱在、朱坤俱着立斩。”

    也就是说康熙亲自下旨将朱慈烔凌迟处死,儿孙皆杀。

    而太子朱慈烺则在六十多年前就被多尔衮杀害于燕京。

    朱慈烺被杀没几天,同在燕京的崇祯女儿长平公主朱媺娖突然去世,年仅16岁。

    当时已怀有五个月的身孕。

    下落不明的永王朱慈炤则在三藩之乱时于湖南被岳乐俘获送燕京处死。

    定王朱慈烔一家被杀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子嗣彻底断绝。

    无后。

    可笑的是康熙三十八年,就是朱慈烔被杀九年前,康熙南巡特地到南京钟山南麓拜谒明孝陵。

    在朱元璋的陵墓前,康熙三叩九拜,肯定了朱元璋的功绩,还为其立碑,盛赞:“治隆唐宋。”

    并在孝陵当着百官发誓赌咒要对朱元璋后裔行“三恪”之礼,“敕访明后,备古三恪之数,且举元后蒙古之恩礼不替为证,天下未尝不闻而义之……”。

    总之,信誓旦旦表示要对前朝子孙竭尽尊重。

    就差拿他爹福临,拿他爷爷皇太极发誓了。

    事实上是发现一个杀一个。

    关于“朱三太子”的历史,王五前世就感兴趣,也知道有很多人冒充朱三太子起事。

    “朱三太子”如同飘浮在康熙朝的幽灵,搅得康熙死都不安。

    后来,与时俱进,“朱三太子”变成了朱洪英,又困扰康熙孙子乾隆。

    总之,有清一代直至太平天国前,朱家子孙始终都是汉人反清的唯一旗帜。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燕京那边就有个叫杨起隆的人正在冒充“朱三太子”,等到吴三桂造反,这个假朱三太子还真策划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事。

    可笑的是,假朱三太子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同清廷斗争到底。

    真朱三太子却一直默默在做大清的良民。

    无数复明之士努力寻找的先帝子嗣,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躲在余姚教书。

    哪怕张煌言率领的义军就在咫尺之地!

    哪怕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他朱家江山,抛头颅洒热血!

    人各有志吧。

    王先生既怕死,不肯担当这天下,王五自没有理由非把他捧起来。

    也无意杀他。

    今日过来只是瞧瞧这位三太子到底长什么样,全了心中对这段历史的困惑而矣。

    罗子木回来了,渠道已经打通,夜里出发。

    一个新的问题出现,河东君的女儿不愿听从母亲安排留在余姚,而是要随母亲一同出海。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net,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