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一卷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7 第 7 章
最新网址:www.xbiqugu.net
    其实申嬷嬷的心思也不坏,她以为是林氏太年轻,听不懂老太太的意思,又怕林氏费心费神、出钱出力,最后却讨不着好处,于是急着站出来规劝而已。

    申嬷嬷又道:“老太太摆明了是要夫人自掏腰包来办这场大礼,若是办得好,未必有人惦记着夫人的心意,总以为理所应当。若是办得不好,却叫人在后头嚼舌根,说夫人轻怠继女……再说了,有一便有二,继而连三,这后头又是嫁妆,又是婚礼送嫁,这么大的窟窿洞,夫人添补得过来吗?”

    裴少淮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想——

    这申嬷嬷虽是个一口三舌,有些招人烦的老婆子,可她的这番推断,也不是全无道理。林氏若是承下了及笄礼,老太太尝到了甜头,后头的嫁妆送嫁,少不了还要打林氏的主意。

    裴若莲的生母宁氏从安远伯爵府嫁过来的时候,虽说带了不少的嫁妆,可养病的那两三年,细软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城里的几间铺子,又不在那繁华的地段。真算下来,唯有郊河外的水田还值些银两。

    拢共就这几样,老太太便是把宁氏留下来的产业钱财,统统让莲姐儿带走了,这嫁妆也是不够看的。

    裴少淮一时半会,亦拿不准母亲是个甚么态度,因为在原书中,压根就没有这一情节。原书里,因为老太太从林氏身边抢走了淮哥儿,这会儿两人斗得正凶,水火不容,老太太岂会让林氏操持这样的大事,林氏又岂会给老太太体面。

    至于莲姐儿的婚礼,书中并未细述,唯有只言片语提到,莲姐儿平平静静嫁了过去,未抱怨甚么,出门后只道“未曾承了谁的好,往后自也不用还谁的债”。又因沈姨娘以前是伺候宁氏的,莲姐儿念她的一份情,婚后叫自己的夫君不时扶持庶弟一把,为裴少津今后的拜师求学提供了许多帮助。

    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因为裴少淮换了“芯”,家里关系发生了变化,老太太林氏没有斗起来,伯爵府里还是和睦的。

    此时,婆媳二人心里虽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可表面上还是相互留着体面敬重的。

    裴少淮心想,裴林两家联姻、父亲母亲成婚,打一开始本就不甚单纯,眼下老太太提了长姐的婚事,算是开出了个条件,接下来如何做便是林氏自己的选择了。

    若是母亲手有余力,愿意力所能及帮一把这个继女,于她自己也是好的。

    说是雪中送炭也好,说是锦上添花也罢,总之,做的是好事,谁不喜欢呢?可以为母亲赢得一份好名声。

    一个家族,若是大家都过得不赖,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把,相互扶持着,便会越来越好。反之,若是大家过得都不好,相互妒忌猜疑,你扯着我,我拖累你,任凭你再丰厚的家底也会被拖垮。

    林氏若是不肯,没有这个打算,那必定也有她自己的理由。裴少淮站在母亲的这一边,后面的事,后面再计量。

    肯与不肯,都应当是由母亲自己仔细斟酌考虑后做决定,裴少淮不希望这个嘴碎的申嬷嬷干扰到母亲的决定。

    ……

    申嬷嬷还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道:“咱们英姐儿才是您的亲闺女……”

    未等申嬷嬷继续说,裴少淮便打断了她,小手指着案上的点心,闹着道:“嬷嬷,嬷嬷,点心。”

    屋里没有别的下人,申嬷嬷只好去净了手,将那点心端到淮哥儿跟前,给他掰了一小块,道:“淮哥儿慢些吃。”

    申嬷嬷打算继续道:“英姐儿才是咱们淮哥儿的胞姐……”

    一句话没说完,又见淮哥儿指着案上,说道:“嬷嬷,嬷嬷,喝水。”

    申嬷嬷走过去探了探茶壶边沿,发觉是凉的,嘟囔一句:“这些丫鬟片子愈发懒了,改日叫我狠狠收拾她们。”免不得亲自去取了一壶温水来,倒了小半碗,用小勺喂淮哥儿。

    这一来一往的,叫她一下子记不起自己要说些甚么了,苦恼道:“上年纪了,脑子愈发愚钝迟缓,话都到嘴边了还能叫忘了。”

    “我知晓申妈妈的好意,你素来都是向着我的。”林氏说道,“此番我承了老太太派遣的事,十成里头,只有两成是因为莲姐儿早早没了生母,可怜见儿的,别看她平日里规规矩矩,不怎么说话,却是个心思剔透的,自个藏着心事呢。我既然嫁入伯爵府成了她的继母,注定跟她有一段缘分,索性就做周全了,免得别人说闲话。”

    及笄这样的成人礼,没有娘亲在身边帮着操持,确实是可怜。

    林氏又道:“另外的八成则是我自己的私心。一来我想要个好名声,不想嫁入伯爵府这么些年依旧无声无名,更不想叫人说我亏待了她。二来我听老爷说过,那徐家是个读书人家,莲姐儿嫁过去后,公爹、大伯、丈夫都是读书人。在勋贵人家,这些听着好似没甚么,却是林家那头结交不起的。况且英姐儿、淮哥儿还这么小,再过个十年八载的,谁又知晓那个时候是个甚么光景……往后淮哥儿读书了,我不求她还我甚么,只需她惦记着,能帮扶一二就成。”

    这世道里,士族和商贾之间终究是有壁的,林氏意识到,自己碰巧成了两者间的一个纽扣,岂会放过这样的良机。

    裴少淮感慨,自己的母亲跳出宅斗的恶性循坏以后,思路愈发清晰了。把买卖的思维,用到人情世故的交往上,有时候也是行得通的——押准了,价低时买入,才有待价而沽的时候。

    申嬷嬷不知道听懂了几分,但她听明白了,这件事夫人已经做好了决定,不必她再规劝甚么,应道:“夫人有了主意就好,是老奴多嘴了。”

    申嬷嬷方才说那样出格的话,林氏原是有些生气的,可看见申嬷嬷尽心尽责照料淮哥儿,又发不出火来,一番责备的话咽了下去,只道:“申妈妈是大兄专程送过来的老人,我若是有什么不懂的,自会主动与申妈妈一同商讨。我精力有所不及,这朝露院里,上上下下恁多婆子丫鬟,还得靠申妈妈看管着。”

    裴少淮又赞叹,母亲这是拐着弯打一巴掌给个枣——言下之意,我若是没有主动找你商讨,你以后就莫要再说这些出格的话了。话虽如此,我还是十分信任你的,不然也不会让你看管整个院的下人。

    申嬷嬷眉梢略喜,应着退下了。

    ……

    林氏则盘算着,明日要出去一趟,一是拿钱票从钱庄里兑换些银子回来,二是,后头要操办这么多事,她心里没个底,涉及拿多少银子,这裴府里也没个能商量的人,她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回去问问大兄最合适。

    ……

    ……

    翌日一早,林氏向老太太请安,提了想带淮哥儿、英姐儿回一趟林家的打算。

    两家虽都在京都之内,相距亦不远,可老太太并不想让林氏把淮哥儿带回去,沉默了许久,没有应声。

    大抵是想到,早前淮哥儿周岁礼时,林家给伯爵府留足了体面,淮哥儿如今已不小,回去看看也是情理,老太太这才开口:“明日再去罢,这月份,日头渐渐热起来了,早些出门,午后再回来,当心淮哥儿在车里热着、闷着。”

    又道:“也叫我有些时辰,给亲家母略备薄礼。”

    “是,儿媳省得。”林氏应道。

    ……

    又过了一日,林氏早早便带着淮哥儿、英姐儿坐车出门,由京都城东向西走,大概半个时辰的路程便到了。

    到了林家后,林氏许久未见娘亲、亲人,妇人间戚戚泪流,互述思念,自不必多言。

    坐下以后,裴少淮心中默数了一番,发现大舅林世运算是儿女“成群”了,除了蒋氏以外,还纳了两个妾,小子生了六个,姑娘生了五个。

    三四个半大的小子,好奇地围着裴少淮,争着掏出各类新奇的玩意,说要送给表弟拿回家顽,什么陀螺、弹弓、九连环、小瓷人……堆成了“小山”,任由裴少淮挑。表兄们只怕自己的小玩意不够奇特,这个小表弟不喜欢。

    那群姑娘则抱着英姐儿,都夸她长得好看。

    三表姐拿出一方算盘,问英姐儿道:“英妹妹,你会打珠盘吗?”

    英姐儿满眼好奇,摇摇头,根本不知这黑漆漆的珠盘是何物。

    “我给你演一个。”三表姐道,“大姐,你帮着出个题,读个数……今日在英妹妹跟前,我断不会出错的。”

    于是啪啪啪打起珠盘,手指灵巧得很。

    小孩儿们顽得开心,林氏和大嫂蒋氏坐在堂前,正闲聊着。

    蒋氏指着几个小子道:“大的那两个,已经跟着你大兄,学着料理家中的生意了……四个小的,送去了学堂,你大兄盼着,当中能有一两个读书的料,便烧高香了。”

    又指着几个姑娘道:“你大兄说,你的这些侄女,恐怕难有你这样的福气,这几年找了老先生,教她们识字、看账、算数,好叫她们学些本领,以后带着嫁妆嫁出去了,也能自己料理生意。”

    林氏了然,问道:“几个小子在学堂,学得如何?”

    “听夫子说,最小的那个反倒坐得住,学得不错。”蒋氏应道,“其余几个,就看长大些能不能开智了。”她也感到无奈。

    林氏只好转移话题,问道:“大侄子今年十七了罢,嫂子看好了哪家的姑娘?”

    “快别提了,你大兄让再等等。”蒋氏抱怨,又道,“你大兄说,遥儿贪玩,要挑个有脾气的姑娘,才能镇得住他……你说说,哪里见过父亲给自己儿子找个凶婆娘的?”

    林氏略显尴尬,她知晓大兄在家里说一不二的性子,既然定了,断不会改的。

    大兄说得好似也有些道理。

    ……

    一大家子用过午宴之后,林氏才跟大兄聊起伯爵府的事,先是介绍莲姐儿许了甚么样的人家,才说老太太让她操办及笄大礼的事,让大兄帮她参谋参谋。

    “办,理应好好办,那嫁妆,你也该给她添置一些。”林世运一锤定音,又道,“你若是手头紧了,哥哥再给你添补一些。”

    林氏知道大兄是个生意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只静静听着大兄为她梳理个中缘由。

    小娃娃裴少淮亦眼巴巴地听着,他前世不过是个大学生,这个世界的许多条条道道,他亦要跟着学习领悟。

    林世运慢慢道来——

    “徐家老爷虽只是个司业,可那是国子监的司业,国子监门生遍布朝中各部,便等于一条线牵住了千百条线,关键时候,或许能从这一头,牵到那一头。说得简单些,咱们淮哥儿往后要读书、要求学罢,单是找老学究,这个亲家便能替伯爵府解决不少问题。”

    “你把莲姐儿风风光光嫁过去了,给了徐家体面,他们多少总会念你一些情分。兴许淮哥儿身为伯爵府嫡长孙,不缺那读书机会……可林家这几个小子,若是有哪一个长进的,考了秀才,还想读书,少不得要仰仗你这个姑母帮着引荐找个好学堂。”

    “再说说安远伯爵府那头,如今外甥女要说亲,他们却充傻装楞,佯装是两家人,不管不问,只想当个便宜大舅……你这个当继母的,若是给莲姐儿抬一抬嫁妆,再找人把消息放出去,到时候,安远伯爵府那边或许会送来惊喜。毕竟这京都里,勋贵人家的脸面比钱财重要。”

    “你这般做,也是在给英姐儿、淮哥儿做打算,伯爵府的嫡长孙女嫁得风光了,名声好了,等英姐儿大一些的时候,长姐带她出去见见世面,以后也好找人家。”

    ……

    林世运一条一条地说,中间还添了好几次茶水,林氏亦听得仔细。

    后头,具体到该如何去办,林世运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譬如找甚么样的匠工打造簪子,给甚么人发请柬,添甚么样的嫁妆看着最气派……不一而足。

    裴少淮的小脑袋瓜子听得有些晕乎,等到要走的时候,已经困得不行,埋在母亲的怀了睡着了,不知何时回到了伯爵府。

    他只记得,他那位大舅,心思通透,是个有本事的。

    ……

    ……

    之后的日子,林氏忙碌起来,不能时时陪着淮哥儿。

    裴少淮如今快一岁半,走起路,说起话,都比普通小娃娃要利索一些。

    这段时日,裴少淮总喜欢往父亲的书房跑,并非他喜欢这个寡淡的父亲,而是他急着向大家发出一个信号——该教我读书认字了。

    这日,裴少淮又来了父亲的书房,一进来便道:“书,书书。”

    裴父已被他卷走了许多书,有些不舍,又怕儿子拿书当玩意,扯坏撕坏,于是,他抽了一本空白的簿子给裴少淮。

    谁料,裴少淮翻开一看,道:“空的,不要。”把簿子扔回了父亲的书案上,又道,“换一本。”

    裴父正在写文章,被吵到,皱皱眉,无奈只好放下笔,重新给裴少淮拿了一本带字的《诗经》。

    裴少淮终于安分了。

    裴父打算找下人将这个小娃娃抱走,免得打扰他写文章,却见淮哥儿小手指着书卷封皮上的“诗”字,仰着头,巴巴地望着他,道:“爹爹,这是甚么?”

    裴秉元先是一愣,又是一惊,最后转为一喜,抱起小娃娃,露出难得的慈爱,问道:“咱们淮儿想识字?”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net,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