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 穿越小说 > 抗清 > 正文卷 第89章 兵进城
最新网址:www.xbiqugu.net
    江陵县是荆州府城倚郭,即府治所在。

    常言道前生作恶,知县倚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

    不管是在省会当知府,还是在府城当知县,这官都不好当。

    原因无它,就是头上顶着个“恶婆婆”。

    大小事做不了主,还得天天应付“恶婆婆”,省城、府城所在各方势力关系错综复杂,稍不留神就会得罪人,因而只要有半点选择余地,是个官都不会当倚郭官。

    哪怕在吏部侯着补缺,也不愿上任。

    现任江陵知县郑本玉是顺治十五年汉榜赐同进士出身,当时名次排三甲114名。

    三甲一共174名。

    这个成绩不好不坏,所以吏部将其派到荆州府治所在的江陵当知县,实际是很不错的安排。

    毕竟,府治所在一般都是上等县,纵是头上顶着個“婆婆”,办事没多少权力,但弄点油水是没问题的。

    正常程序安排的话,郑本玉八成是派到偏远地区当知县。

    几年甭想挪窝的那种。

    碰到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他这县太爷都得时刻担心自个的脑袋会不会叫刁民给摘了。

    毕竟,大清刚刚平定明朝江山,各地匪患依旧严重。

    因此,郑知县对现在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就任三年以来也没少捞钱。

    但这个满意度随着朝廷在荆州设满城后就开始不断下降。

    满城,可不是单单将府城划一半,而是这城中硬生生多出两万多老太爷来。

    那驻防八旗甭管是旗丁还是家眷,都是郑本玉这个知县得罪不起的存在,甚至连那帮旗人的阿哈奴才,他郑知县都得赔着小心。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人家背后站着的是谁。

    原本头上只有个知府婆婆,现在却是多了上万个婆婆出来,再孝顺的媳妇也顶不住。

    说句难听点的,那满城出来的鞑子随便哪一个都能骑在他这倚郭知县头上拉屎拉尿,而他这个知县不仅不能生气,还得挤出笑脸供着,要不然甭说这官了,脑袋保得保不住都是问题。

    怕得罪八旗大兵还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害怕八旗大兵在城里惹事生非,那样一来他这个倚郭知县麻烦就大了。

    苦主们第一个要找的衙门就是他江陵知县衙门。

    秉公处置,知府大人都不敢,况他这个知县。

    不秉公处置苦主们肯定不依,届时上告起来,上面可不管你有没有能力秉公处置,只会骂你不会做事,不能将“麻烦”第一时间就地解决,反而把矛盾往上交,你这不是成心给上面上眼药么。

    轻则革职,重则办你。

    因而打八旗大兵入驻之后,郑本玉就天天求菩萨告爷爷的,希望老天爷保佑接下来的两年任期内旗人大爷们千万别惹事。

    真要惹事也别伤人,更别杀人,那样的话使点银子补偿总能把事给平了。

    但要伤了人、杀了人,就不是银子能解决的事了。

    府城这地方,人多眼杂,在任的、退休的,有头有脸的人实在太多,一个解决不好就会掀起对衙门不利的舆论。

    如此也会导致他郑知县风评不佳,影响仕途。

    可偏是怕什么,它就来什么!

    昨日旗兵和营兵在草市泰山庙斗殴以致旗兵七死,营兵一死的消息传到县衙后,郑本玉当场就吓的面无人色。

    因为两边都是他得罪不起的存在!

    一边是凶名满天下的八旗大兵,一边则是刚刚归降的悍匪,他能管得了谁?

    好在绿营那边去找了知府衙门,压根没经过他这知县衙门,这让郑本玉松了口气,一点也没有因为绿营瞧不起自己感到不满,反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吉人自有天相。

    压力给到知府大人了,知县大人倒是想瞧出好戏。

    没想到这一夜刚过,满城的八旗大兵就出来报复杀人,致百姓死伤上百人,绿营的兵气不过跟八旗大打出手,这让准备瞧一出好戏的郑知县当场就给吓瘫痪。

    事情闹这么大,哪里还有他置身事外的可能!

    八旗兵赢了,肯定会说绿营造反,然后在荆州城上演不封刀的把戏。

    绿营赢了,他不造反也造反啊!

    哪有绿旗打主子八旗的道理。

    所以,这事郑本玉想袖手旁观都不行,惊慌之下便去府衙准备同知府大人商议,半路接到消息知府大人叫一帮绿营兵请去界门了。

    按说这时郑本玉这个倚郭知县也应该去界门,好同知府一起尽力协助调解旗汉双方矛盾,不使事态激化。

    然而更要命的事传出来了。

    钦差大臣莫洛被绿营兵给打死了!

    这下子真就完了。

    郑本玉哆嗦半天后急令轿夫赶紧回县衙,他不管了,什么都不管了,赶紧回去收拾细软先出城再说。

    因为他已经预见荆州城尸山血海的场景。

    不想半路又被一伙人给拦住了。

    是城中八大行会的主事联名请知县大人前去议事。

    郑本玉知道八大行会请自己过去肯定和眼下旗汉冲突一事有关,真心是不想去,因为他去了也没用。

    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钦差被杀一事,注定荆州城将掀起一场暴风雨。

    然而行会的人却怎么也不肯让知县大人离开,甚至在知县大人的怒斥下直接换了轿夫把人给抬到了会议地点。

    行会的人为何如此无视县太爷?

    原因是行会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行会,但衙门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行会,甚至连断案都得依照行会制定的行规来断。

    平日衙门征商税、采办什么的,也都是由行会来办。

    总之,离了这些行会,县衙大小事根本运转不了。

    且行会主事都是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后台背景没有哪个会小于知县,如此一来,没事的时候大伙尊你一声县太爷,有事的时候未必就那么客气了。

    被强行抬到行会议事所在米粮总铺的郑知县无奈硬着头皮下轿,上到二楼后发现除了八大行会的头头脑脑,府城有影响的人物基本都在。

    大抵就是荆州城的精英全在。

    通常这种规模的精英聚集,必定是知府大人出场才对。

    问题知府大人叫营兵带走了,所以众人一商量就把郑本玉这个倚郭知县请过来。

    看到知县大人过来,众人赶紧上前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

    听的郑知县眉头竟渐渐舒缓下来。

    原来八大行会主事和城中士绅大户们都认为事情不能再继续恶化下去,尤其不能让满城的八旗大兵同王都统的绿营兵打起来,那样不管谁胜谁败,倒霉的都是城中百姓。

    而他们这些有家有产的更是乱兵洗劫的首要目标,单要是家中钱财被抢就算了,怕就怕乱兵红了眼乱杀人。

    因此在郑本玉没来前,这些人就商议出了一个可行办法。

    就是由行会出面收敛死难者尸体,救助伤者,另外集资给予死伤者一定补偿,同时准备两笔钱,一笔送荆州将军巴布尔,一笔送绿营总兵王都统。

    再准备一些犒军酒肉送旗兵和营兵,以求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另外还有人提议从大牢中提一些死刑犯出来,就说人是他们杀的,以此作为交待。

    要不然这荆州城怕是再也没有安宁了。

    请郑本玉这个知县来,就是请他出面去同巴将军和王都统说的。

    “只要巴将军同王都统能约束部卒,再多钱我们也愿给!”

    “对,大伙银子不够,就发动百姓捐资!”

    “郑大人若能为城中百姓出面,事后我等愿为大人建生祠!”

    “”

    一众行会主事和有头有脸的士绅将希望都寄托在了郑知县身上。

    郑本玉此时也是满血复活,腿不抖了,心不跳了,神也不慌了,当下就差拍胸口表示作为江陵父母官,此等大事他义不容辞。

    正欲就细节方面,就是众人愿意出多少钱消灾时,楼梯却传来“咚咚”的急促脚步声,继而有个伙计探出脑袋一脸惊慌的朝自家老爷喊了声:“老爷,出事了,出大事了!”

    织锦行的丰主事听了自家伙计叫喊,赶紧箭步上前喝道:“何三,出什么事了!”

    “老爷,兵,兵进城了!”

    何三是一路快跑过来报讯的,因跑得急喘不上气,一手按着左腿,一手扶着楼梯在那直喘粗气。

    “什么兵?”

    米粮行的秦主事也叫吃了一惊,但还算镇定,问丰主事家的伙计进城的兵是打绿旗的营兵还是打黄、红、白、色的八旗兵。

    “绿旗,绿旗,打沙市来的!好多人,黑压压的,说是要屠满城杀鞑子!”

    何三一口气说完,累的瘫坐在楼梯口。

    屠满城杀鞑子?!

    楼内众人听了这话都是脸色大变,隐约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有人忙推开窗朝外面望去,继而失声道:“兵,好多兵!”

    众人闻言如潮水般不约而同涌向窗户,视线内所见让他们都是瞬间噤声。

    远处大街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向着满城方向快速挺进。

    黑压压的从头都看不到尾。

    更远的公安门、安澜门,同样有长长的队伍向城中挺进。

    东北方向的天空,更是乌云压顶。

    呆呆看着进城队伍的郑知县,都能听到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net,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